湖北日报: “世界光谷”这样建设
近日,国务院原则同意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见本报5日一版)。国务院在批复中要求东湖开发区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合作、辐射带动”的建设原则,成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典范。
作为纲要的细化规划之一,《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昨日获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
该规划提出,创建具有全国典型与先行示范意义的“武汉模式”,成为生态一流,享誉世界的世界光谷与全球一流科技园区。
总收入破3万亿
根据规划,示范区将布局关山光电子产业园、流芳大学科技产业园、佛祖岭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生物产业园、未来科技城、左岭产业配套园、中华科技园、枫树岭现代服务产业园等九大产业园区,全力打造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以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为战略产业,以高技术服务业为先导的产业结构,2015年企业总收入1万亿元,2020年突破3万亿元。去年,该区企业总收入3810亿元。
近六成面积染绿
未来,示范区将是依山傍水,绿意盎然的一流生态区,整体面积的59.5%将是生态保护用地。
除了九峰山、严东湖、严西湖等山水资源,8条宽度不低于100米的生态廊道将贯穿整区,而东北部与化工区的隔离带将宽达500米,成为良好的原生态郊野景观。
8条生态廊道是:东西向,严西湖-长江、九峰山系、南湖大道-高新二路、汤逊湖-豹澥湖、汤逊湖-牛山湖等5条;南北向,东湖-三环线、严西湖-九峰山-龙泉山-梁子湖、长江-严东湖-九峰山-严家湖-龙泉山-梁子湖等3条。
目前,光谷约有40万人,2015年将达到95万人,2020年将为150万人。他们将居住在人均11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世界一流生态新城。
东湖水质将恢复到3类
规划明确,到2020年,东湖水质将从目前的4类恢复到3类水体,从人体不宜直接接触到可以无污染地游泳、水经处理后可饮用。
未来8年间,牛山湖、豹澥湖、严家湖水质确保为2类,严东湖为3类,南湖为4类。
新建百万吨水厂
光谷将于近期开建日供水规模为100万吨的金口水厂,摆脱目前只从白沙洲水厂取水的历史。
到2020年,白沙洲水厂、余家头水厂、金口水厂将同时向光谷供水,日供水量为94万吨。一旦一个水源受到污染,可及时调用其他水源。目前,光谷日用水量约为60万吨。
搬迁武昌殡仪馆
规划透露,武昌殡仪馆将搬迁,计划在大东湖和汤逊湖周边选两处殡葬用地接受搬迁,总用地规模40公顷-60公顷,约为武昌殡仪馆现有面积的5倍。
据了解,今年底,汉口殡仪馆将迁至黄陂。青山殡仪馆尚无迁出意向。( 记者:张真真)
长江日报:2020年建成150万人口新城



唐良智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东湖示范区总体规划》
市长唐良智昨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会上原则通过《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东湖示范区)占地518平方公里。据《总体规划》,2015年其常住城镇人口为9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82平方公里以内;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为15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36平方公里以内。
近期,东湖示范区相继制订了《东湖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东湖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和《东湖示范区总体规划》三大规划。其中《发展规划纲要》近日已获国务院批准。
《总体规划》确定该区域产业规划:未来十年全力打造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以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制造为战略,以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产业架构;布局关山光电子产业园、流芳大学科技产业园、佛祖岭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生物产业园、未来科技城、左岭产业配套园、中华科技园、枫树岭现代服务产业园等九大产业园区,用地规模达80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确定示范区空间拓展方案:利用区域内湖泊山系自然格局,依托高新大道等快速通道,布局光谷综合服务中心及花山、左岭、流芳和牛山湖四大产业生活组团,打造东西向带状拓展发展主轴,构建关山科研集聚区、豹澥综合服务区、未来创新研发区三大功能区,建设严东湖科技生态城和牛山湖科技生态城。
唐良智要求进一步深化研究该规划,要实现由开发区向新城市发展转变,按“独立成市”理念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整体考虑这一区域的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建设。
就东湖示范区的定位,唐良智表示它应是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科技创新高端要素的聚集区;是新兴产业的高端制造基地;是新兴产业的辐射源;是现代产权制度、政府管理体制、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改革创新示范区等。
唐良智要求积极谋划大光谷地区的发展问题,与江夏区、洪山区统筹规划,及时启动1000平方公里的大光谷规划,对该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产业等进行统一整体规划。
国务院批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0年规划
昨获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至2020年)》日前获国务院批准。
据《规划纲要》,到2020年要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机制体制领先、创新经济活跃、高端要素聚集、营商环境优越、开放合作、生态友好、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的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排头兵,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和享誉世界的“光谷”。
具体目标为,到2020年企业总收入达到3万亿元,力争出现2至3家规模超千亿元的本土跨国企业和40家规模超100亿元的本土企业,形成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品牌。
2009年12月底,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示范区的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
记者获悉国务院的批复意见如下:《规划纲要》实施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合作、辐射带动”的建设原则,发挥科教与人才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激励自主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典范。
此外,国务院批复意见还要求,东湖示范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要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支持。
据介绍,目前示范区股权激励、财税政策、科技金融、人才特区等各项试点已全面启动。(记者:瞿凌云熊琳辉)
2020年总收入达3万亿元
光谷有潜力有信心“跳起来摘桃子
到2020年,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要达到3万亿元,力争出现2至3家规模超千亿元的本土跨国企业和40家规模超100亿元的本土企业,形成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品牌。
参与起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的武汉大学李光教授说,《纲要》讨论时